“把作品留给国家,是我最大的心愿”——陈金章捐赠美术作品展亮相广州市文化馆
- 本文编辑转载自“广州日报” -
《云山图》 陈金章 作品
《悠悠岁月》 陈金章 作品
近日,《金色华章山河颂——陈金章捐赠美术作品展》正在广州市文化馆新馆翰墨园“陈金章美术馆”展出,持续至6月26日。年逾九旬的陈金章将135幅个人画作捐给了广州市文化馆收藏,此次展出了其中的62幅创作和写生作品。
“90后”的陈金章先生在展览现场致辞时,神采奕奕,声如洪钟。看到画作前驻足参观的市民游客,他心中难掩兴奋之情:“我的作品在社会上起到作用了,我感到非常安慰。”
《金色华章山河颂——陈金章捐赠美术作品展》现场
陈金章
94岁
仍笔耕不辍
厚重如铁 薄如蝉翼 淡墨山水 清静境界
陈金章,1929年出生,广东化州人,1947年考入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曾亲炙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等岭南画派大家的教诲,深得“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精神正传。离开市艺专后,陈金章先后就读于广州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和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直到1956年毕业留校任教,于广州美术学院执教近半个世纪。数十年来,他笔耕不辍,在对传统笔墨运用的同时巧妙地吸收西洋绘画某些优点并融会在自己的创作中,使画面既有现实感,又极有时代气息。
陈金章笔下的山水,丰富、细腻、宁静、幽远、笔墨精到,湿润而灵活。他以“创造山河之美”作为艺术上的终极追求,创作了《龙腾虎跃》《秋声》《南方的森林》《报春图》等作品。他不断调整自己的笔墨表现方式,逐渐形成自己的山水画范式。
“‘厚重如铁,薄如蝉翼’是陈老师山水画的特点。他是岭南画派对墨法理解高度少有的大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主席李劲堃介绍道,“陈老师的作品意境恢宏,笔法细腻,其大处泼墨的胸襟气魄和小处落笔见微知著的精神,震撼观者。与岭南画派第一代、第二代名家相比,陈金章的作品多了几分中原文化的厚重,但仍保持着岭南画家的儒雅和灵气。”
李劲堃表示,“陈金章在现代山水画笔墨与造型关系,现实与形式关系,严谨与写意关系方面,做出了卓有成就的探索;他将程式规范与自然现实相衔接,在不断地临摹、写生中得到锤炼;他继承了关、黎二老之长,又在其基础上勇猛精进,不断突破。他的山水画创作,开拓了岭南画派的新样式和新高度。”
李劲堃强调,“陈金章不仅是传统绘画的传承者,更是新中国高等美术教育发展的亲历者和岭南新山水画的实践者,他是传统师傅带徒弟教育方式里的最后一批,又是新中国美术教育体系建立以来最前沿的那一批人。他的发展经历,是研究20世纪新中国学院式教育如何造就一个大家的优秀个案。”
“陈老师的捐赠也是岭南画派的传统。从‘二高一陈’到杨之光等岭南名家,都将自己一生的艺术作品贡献给社会。把艺术创作回归社会,这既是岭南画派艺术家坚守的信念,也是中国艺术家千百年来的传统。” 李劲堃说。
《风雨越千年》《江峡帆影》《太行春暖》《悠悠岁月》《云山图》《江山无尽图》都是本次画展的精品。《云山图》是整个展馆里尺幅最大的两幅画之一,属于经典的陈氏山水风格,作品以壮阔的气势充分展现祖国山河。远看群山壁立千仞、风动云涌,由远及近地看,不经意之间变换角度,观者会觉云仿佛在画幅之中、山川之间冉冉飘动流淌。陈金章笔下的云,灵动、缥缈、高洁,富有流动感、透明感,充满气韵。这种天真自然早已超脱了传统的束缚,是吸收了西方写实的长处和他自身给予云的理解与意义的结果。陈氏之云,岭南甚至全中国也仅此一家。
正如著名美术理论家邵大箴所说,陈金章的画在深沉中有飘逸感,在细致、厚实中有诗意、乐韵,这位艺术家用对祖国山河的一片真诚和厚重之情,用自己纯真的心灵和精湛的技巧,深深地感动着我们。
淡墨山水、清静境界。这是陈金章内心自然的流露,也是他常年笔墨探索的结果。广州美术学院原党委书记杨珍妮谈到陈金章对于艺术创作的态度时由衷地赞扬:“从艺70多年,现年94岁的陈金章先生,数十年如一日,依然每天坚持创作,清晨四五点就早早起来起笔作画,持续在中国山水画领域不辍耕耘,如此认真作画的执着态度,才有了他笔下功力深厚、炉火纯青、别具一格的山水画。”
用脚步
丈量祖国河山
深入生活 走进自然 观察分析 写生创作
对于创作,陈金章提到最多的一个词,便是“生活”。深受恩师高剑父的影响,陈金章对写生非常重视。自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陈金章选择了一条“写生创作”的艺术道路,他主张创作要深入到当地生活去,作品才会有灵魂有内涵。
“我画了几十年,靠的就是到生活当中去,到大自然当中去,如果没有这种亲身的体验,我画不出柔情的木棉和山水,可以说半辈子我走过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写生与体验在我的国画创作当中占有最重要的位置。”他说。
他尤其注重观察自然生态,仔细分析形色各异的山石树木结构,以及变幻莫测的云雾流水,然后通过写生溯本求源,把握山川树石的规律性,进而在创作中游刃有余。
2021年,为了创作以广东湛江红树林为题材的《海洋森林》,陈金章来到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廉江的高桥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写生,一去就是三四天,先是坐小船穿梭于红树林之中,画下红树林互相紧扣,形成像漂浮在海洋里一般的森林景观,再到观景台远眺,感受“海洋卫士”的广阔,在落笔前根据现场的写生稿反复推敲才着墨开笔,历时两个多月才创作完成。
只要身体允许,都坚持实地采风写生,是陈金章对绘画保持的赤子之心。在此次展出作品《悠悠岁月》中,陈金章呈现了一棵有着800多年历史的老樟树。“这棵老樟树被雷劈倒,倒了下来,很多枝干都死掉了,但是有一部分仍然长得很茂盛,为了画这张画,我花了几个月时间,去了五次番禺,才最终创作完成,虽然画得很辛苦,我感觉搞创作一定要有感受才能画,才能把它画好。”陈金章说。
对陈金章来说,写生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但比“眼中的河山”更重要的是“心中的河山”:“写生只是参考,意境才是心中的东西。只有画出心中的形象,才算真正的艺术创作。”
展厅中展出的多件写生手稿,是陈金章继承和发展岭南画派“写生创作”的最直观体现。其手稿虽方不盈尺,却或山脉蜿蜒、或溪流潺潺、或山邨错落、或云水莫测、或树木葱郁,引人入胜、动人心魄,使人恍如置身现场。
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许钦松表示,“陈老先生在创作上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创作都是有生活的来源,他积累了大量的写生稿件,在这些素材稿的基础上,他反复构思、提炼,使之升华为完整的构图,很多时候,他作品中的一棵树、一座山的造型结构,都能在写生稿中找到‘原型’。”许钦松说,自己几年前曾去到甘肃的一个小山村写生,当地村民听说他是画家,兴奋地告诉他这里的山上有一棵百年枣树,陈金章老师也曾经来村里画过它,足见陈老先生写生足迹之广和对写生的坚持。
独家
专访
“身体允许,还是准备出去画”
请问您的艺术追求是什么?
我是追求现实主义道路的。我希望群众都能欣赏,都能体会到我画作所想要传达的意境和感情。
您认为,艺术家与社会的联系是什么样的?
创作是艺术家的立身之本,我学美术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创作更多美好的艺术品供人们欣赏品读,陶冶情操,让人们亲近艺术,热爱艺术。
您对于自己的个人作品有哪些规划?
那些好的作品,都在我手上,谁让我卖给他,我都不卖。我的作品留给国家、留给社会,让群众看得到,是我最大的心愿。现在,我的作品第一批捐赠给岭南画派纪念馆,第二批捐赠给广州市文化馆。剩下还有一批,我要全部送出去!
接下来有哪些创作计划?
我今年94岁了,手还是很定,眼睛看得也很清楚,还能坚持画画,是很幸运的。接下来,身体允许,还是准备出去画。但因为年纪大了,远的地方就不去了。相对近一些的,如果方便有机会还是想出去写生。画画一定要有感受,要到生活中去,不能待在家里。
兼容并包
教书育人
学生都是画坛的中坚力量
数十年的教学生涯中,陈金章培养出了陈永锵、张治安、周彦生、刘书民、陈新华、万小宁、苏百钧、李劲堃、朱永成、方楚乔等一大批行业翘楚,桃李满天下。1989年9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2015年12月曾荣获第二届广东文艺终身成就奖称号。他说,自己用了40岁到60岁最年富力强的20年带出了6拨研究生,很欣慰,“他们如今都是广东画坛的中坚力量。”
陈金章表示,自己跟随关山月、黎雄才两位恩师学习国画多年,从创作思想为人处世、作画技巧到育人理念都深受他们的影响。
广东省中国画学会会长陈永锵还记得在20世纪70年代末报考广州美院研究生的时候,是陈金章“不拘一格”的爱才之心,让他有机会报名参加考试。“当时,陈金章老师负责具体的招考工作。他让我填一个表格,我在学历一栏里填了‘初中毕业’。陈老师急了,说初中毕业怎么可以考研究生呢?我向他坦言的确是初中毕业。他知道我曾获得全国美展的优秀奖,说这可以‘相当于’大学文化程度,让我回去写篇论文附在表格后面,看看能不能破格,我就写好论文交了上去,这样破格获得了报名的机会。”
陈金章惜才、爱才,为人所称道。为了挑选称心的人才,陈金章曾经不辞劳苦穿州过省。在他看来,作为一个老师,眼光十分重要。为了挑选一批优秀的学生,他会跑到学生的家乡,像湖南、江西等地,向他的家人、邻居广泛地征求意见,全方位地了解学生的性格、品德及成长环境。
陈金章培养了大批艺术骨干,艺术面貌都各不相同。他说,自己一直告诫学生,画画千万不要画得像他,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画。而他的学生也都是在生活中最终找到自己的风格。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万小宁回忆说,陈金章先生用言传身教让学生们领会岭南画派“兼容并包”的精神内涵所在,“陈老师没有让我们完全遵循传统的路子,而是鼓励我们去尝试各种风格,把时代语言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我们,让我们勇于去创新,去创造,在支持学生多样、多元发展,开拓自己的风格上,陈老师一直不遗余力,让我们深受感动。”
陈金章
艺术年表
上下滑动查看
作为岭南画派第三代传人,从一九四七年开始至今,艺术家陈金章在山水画领域耕耘了七十多年,深得岭南画派“折衷中西,融汇古今”的精神,创作了《南方的森林》《龙腾虎跃》《枣园春》等著名作品,是继关山月、黎雄才之后又一位在中国画坛有着卓越建树的岭南画派代表。
1929年 2月
出生于广东省化州县(现化州市)。
1947年 18岁
考入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师从高剑父、关山月、黎雄才教授。
1950年 21岁
考入广州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师从黄新波、关山月、黎雄才、方人定等教授。
1953年 24岁
广州华南人民文学艺术学院毕业,获学士学位。后转入中南美术专科学校绘画系就读。
1956年 27岁
中南美术专科学校毕业,以全优生留校任国画系助教。毕业作品油画《长江的黎明》获“中南五省美术作品展”一等奖,被吸收为湖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1963年 34岁
创作《万山红遍》《山窗夜静》,均入选第三届全国美展。
1969年 40岁
到海南岛深入生活创作,创作《万泉河畔》《海港早晨》等作品,参加“广东省美术作品展”。
1978年 49岁
主笔完成大型作品《枣园春色》。
1980年 51岁
完成《龙腾虎跃》,参加广东省美术作品展并获一等奖。
1984年 55岁
作品《南方的森林》入选“第六届全国美展”。代表广东省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并任评委会委员。创作《暮韵图》。
1986年 57岁
任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获广东省教育厅“从事教育工作25年贡献奖”。
1989年 60岁
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春醒》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
1992年 63岁
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9年 70岁
重作《娄山关》。参加由全国99位画家共同创作的巨幅长卷画《江山万里图》,创作《禅院晨曦》,该两幅作品被澳门博物馆收藏。
2003年 74岁
作品《报春图》参加广州美术学院建校五十周年画展。
2015年 86岁
荣获第二届“广东省文艺终身成就奖”。
2019年 90岁
“山河颂——陈金章山水作品展”在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举行,捐赠一百幅写生作品给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收藏。
2021年 92岁
到湛江画红树林,创作《海洋森林》。
近100场惠民活动、超5万人入馆,这个“五一”,文化馆里很精彩!
以上推荐欢迎点击图文查看
< 完 >